3月
X日 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和药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19年教育部和广东省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我校共有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汇总表
序号 |
专业 |
入选类型 |
入选年份 |
1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2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 |
3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 |
4 |
麻醉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5 |
医学影像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6 |
预防医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7 |
药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20 |
8 |
护理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019 |
2日 松山湖科学城与广东医科大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借此机会,医学技术学院于当日下午在实验楼635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医工交叉产教融合”的学术会议。报告会上,郑磊教授、邝栋明教授和张政教授先后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郑磊教授就“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向大家介绍了AIE材料在肿瘤、真菌感染及药敏试验、新冠病毒检测等临床检验诊断中的应用和效益;邝栋明教授就“B细胞与肿瘤:是敌是友?”介绍了之前被研究者忽视的B细胞体液免疫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双重作用机制;张政教授以“新冠病毒感染免疫治病机制及抗体应答”为题目聚焦当下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对新冠病毒免疫应答反应的研究并介绍他的团队进行病毒抗体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
3日 学校召开2020年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暨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主持。校领导、学校“两委”委员,中层干部,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代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同志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代表学校领导班子作2020年述职报告,总结学校本年度主要工作实绩。他表示,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广东医科大学发展史上殊为不易的一年。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紧紧围绕疫情防控的中心任务、事业发展不受疫情太大影响的工作目标和服务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命,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推动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学校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与会人员认真听取有关工作报告,填写测评表、评议表,对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测评,对学校2020年度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
17日 由黄祖辉教授、陈候胜同志领衔的7人团队,历时一年多的谋划和筹备而开设的《改革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在我校湛江校区正式开课。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改革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改革人才,这是支撑改革事业科学持续发展的大事。该课程围绕着“什么是改革”“如何科学系统的推进改革”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培养医学生的改革思维,提升改革能力,为专业化、规模化和持续化培养改革人才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该门课程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湛江本地发展改革部门在改革领域中的资源优势开设的选修课程。这是探索校地合作共建课程的新尝试。
17日 广东医科大学湛江市卫生与健康“十四五”规划编制组在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召开研讨会,研究部署和积极推进湛江市卫生与健康“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华坚,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出席会议并讲话。林华坚局长表示,规划编制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把握好省委、省政府对湛江的发展定位和要求,站在政治的高度为湛江卫生健康事业谋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启湛江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思维,擘画好未来五年内发展思路和蓝图。最后,曾志嵘副校长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对标省委、省政府对湛江的发展定位和要求,站位全局、着眼长远,站在历史的高度为湛江卫生健康事业布局谋篇。
20日 2021年共青团工作布置会在两校区连线召开,各级专兼职团干齐聚一堂,共同开启2021年共青团工作的崭新篇章。本次会议是对2020年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梳理,更是对新一年共青团工作的全新展望,学校团委将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抓重点,围绕学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青年学生发展需求,近一步提升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为学校发展、青年成长成才贡献更大力量。
22日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全体在湛师生员工的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简称疫苗)接种工作。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湛江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全市将于4月上旬至6月底完成疫苗接种工作。我校在湛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分别承接我校湛江校区和广东海洋大学全校师生员工的接种工作。
24日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向阳莅校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为师生作题为“抗击新冠 守护家园”的疫情防控专题报告。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带领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是全国获此殊荣的三个地市级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之一。叶向阳局长的报告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东莞抗疫画卷。
25日 学校纪委召开纪委全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十二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向献兵主持会议。向献兵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十二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向献兵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十二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省委要求和学校党委的安排,突出政治监督,确保各项政治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持续正风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净化学校政治生态;要强化纪律担当,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26日 我校在行政楼报告厅开展“学习时代楷模,弘扬英雄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我校客座辅导员东莞市公安局伊力亚尔警官、吾尔凯西警官、学工部唐湘涓部长、陈炳权副部长、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内派教师及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与活动。本次活动是我校做好民族学生思想引领的具体举措。通过拉齐尼·巴依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奉献精神,鼓励同学们学习他的见义勇为和心系社会的英雄气概,进一步铸牢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教育。本次活动学工部唐湘涓部长和陈炳权副部长及客座辅导员伊力亚尔警官分别作了讲话,就弘扬楷模精神等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名热爱祖国、促进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守护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27日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南沙召开。我校曾志嵘获研究报告和其他类一等奖一项,甘思远获学术论文类一等奖一项,沈玉洁等获二等奖一项,谢培豪、官成浓等获三等奖各一项。曾志嵘教授作为一等奖项目的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基于第三方指数的大学第三方评价竞争力系列研究”的报告。
30日 东莞市委台港澳办二级调研员谢春、莞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宁小娜等一行3人到我校交流访问。双方围绕我校承办“第五届莞台大学生夏令营”项目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进行了详细座谈,学校邝卫红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邝副校长指出,台湾与大陆同宗同源,加强两岸人民文化与教育上的交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广东医科大学将全力配合市台港澳工作办,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人员安全、学术及文化交流等因素,周密做好莞台大学生夏令营的各项筹备工作,为增进两岸师生的友谊与交流提供良好平台。谢春主任代表东莞市委台港澳办对广东医科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莞台大学生夏令营是两岸青年搭建起增进共识、深化友谊的重要平台,也为东莞吸引港台青年学生来莞就业、创业,共同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0日 学校在两校区第一会议室和线上腾讯会议室召开“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和“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对象”现场考核会。会上,12位培养对象汇报了入选以来所取得的工作业绩、预期目标达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审查材料、现场提问后,肯定了每一位青年教师取得的成绩,并对每个项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专家组结合青年骨干教师在培养期间的表现及项目完成情况,经讨论评议,一致同意12位教师通过现场考核鉴定,并认定其中1位教师的考核结果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