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办公室外网
 首页 | 机构设置 | 工作制度 | 办公流程 | 常用下载 | 学习园地 | 信息公开 | 依法治校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正文
 
2020年11月记事
2021-10-01 15:53  

11月

1日,广东省药理学会4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大会在广州市华泰宾馆举行。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吴铁教授被学会授予“药理学事业发展卓越贡献奖”。


2日,湛江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林曙光、船员管理处邓平贵、湛江通信中心主任郑三强、副主任罗明标、办公室主任陈日多、科员刘沁悦等一行人到我院走访调研。学校领导党委副书记、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院长罗辉教授迎接,附属二院院长陈灿、副院长邵义明和海洋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戚怡和副院长梁力中以及其他相关领导陪同。林曙光主任一行参观了海洋医药研究院科研场所及涉海人员北斗海上健康监测系统,了解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科研成果及产学研等方面工作情况。座谈会上,双方就海上作业人员的健康保障和军民融合方面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并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方向。


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等497个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08号),学校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日上午,校长助理黄文华带队到中大365ž生物科技产业社区考察调研,松山湖管委会招商引智办、中大365科技园以及有关公司人员热情迎接并陪同考察。黄校长助理重点针对科研场所、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办公场所、园区公司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参观,并就仪器设备现状、科研实验环境、场地面积及租用情况、物业管理情况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交流。考察交流后黄校长助理指出:各有关部门要争取尽快拿出共建方案供学校讨论。


5日,省教育厅“冲补强”建设评议专家组莅临学校,对学校“冲补强”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评议。专家组由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管又飞教授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朱毅教授,锦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曲巍教授,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黄民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白晓春教授,南通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附属医院副院长桑爱民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主任陈建军教授。评议会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汇报了学校“冲补强”建设整体情况。附属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华锋、药学学科带头人崔燎、基础医学院院长何志巍分别汇报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冲补强”建设情况。学校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评议会,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邝卫红主持。


6日上午,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召开第33期广东高校学习论坛暨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校在两校区第一会议室设立分会场,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单位各部门正职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参加了学习。会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作“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的宏观思考”专题辅导。


7日,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与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广东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中药分中心。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戚怡与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晖签署合作协议。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罗辉、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张良清、湛江市药品食品检验所所长陈日檬、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帅帅等嘉宾见证签约仪式。


9日-11日,第十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及临床检验仪器校际学组会议暨“人卫杯”医学检验教育教学论文竞赛在厦门大学召开。学校医学技术学院李江滨老师的论文《线上教学调查反馈及引导式教学的实践》荣获“人卫杯”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一等奖并受邀进行大会报告。会议还进行了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及临床检验仪器校际协作学组理事会换届工作,学校续任为常务理事单位。


13日下午,首届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健康、大公卫”研究生论坛,在学校行政楼报告厅召开。深圳大学胡东生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蒋义国教授、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青松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彭鸿娟教授等四位校外专家担任评委,学校副校长丁元林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唐焕文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倪进东教授、王辉群书记及副院长郭红辉教授出席论坛。会议由黄志刚教授主持。本次比赛主要以论文汇报的形式展开。经过角逐,最终产生了一等奖1名(王瑶)、二等奖2名(张轲、任丹丹)、三等奖3名(张梓涵、曾金妹、徐霖)以及优秀奖4名(王琛绯、潘雪艳、曾敏娟、张幸)。


11月13日晚,“勇立潮头开拓进取”——2020年广东高校学生工作成果展示活动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学校易班发展中心荣获2020年度“广东高校十佳易班发展中心”称号。


13日,广东省教育厅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专家组组长王宝珠教授一行15人莅临学校湛江校区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测工作。对学校540名受测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引体向上(男)、1000米跑(男)、仰卧起坐(女)、800米跑(女)等十个测试项目。测试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对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4日,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市公安局松山湖分局、 松山湖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举行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2020年消防安全疏散暨突发事件应急防恐暴演练。学校党委副书记罗辉担任演练总指挥,学校安全保卫处处长陈凯担任演练总协调人。演练分为消防安全疏散和突发事件应急反恐防暴演练两个部分。参加此次演练的有东莞市松山湖公安分局领导及工作人员、松山湖消防救援大队领导及工作人员、东莞高校保卫部门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及2020级新生辅导员、东莞校区2020级1995名新生代表。


14日,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联合广州市医学会细胞形态学诊断分会在番禺区中心医院举办了“2020年广东地区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案例竞赛”。学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傅春燕同学的作品“轻链不‘轻’”荣获了三等奖,学校医学技术学院林满华老师和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贾冰老师是本作品的指导老师。


15日晚,广东医科大学第十六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暨第六届书香悦读节之第四届创意纪念品设计大赛决赛通过双向视频在湛江、东莞两校区同步举行。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团委、图书馆、校学生会等部门联合举办。经过角逐,作品:《广东医每一天》(台历)、《相遇·相识·相知》(书签)、《打卡·广东医》(明信片)和《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字板)荣获大赛前三名,作品《相遇·相识·相知》(书签)、《打卡·广东医》(明信片)荣获最佳人气奖。


16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副校长邝卫红带队深入东莞校区两个学生食堂检查食品安全工作。保卫处处长陈凯、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傅骏蕃、学生处副处长陈炳权、后勤保障处副处长胡艳军及物业科相关同志一起参与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16日下午,学校在两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新聘思政理论课教师聘任仪式暨培训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出席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新聘思政理论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谭秋浩主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先春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如何讲好思政理论课”的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党委常委吴征宇宣读了学校关于新聘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文件。卢景辉书记、校长和刘先春教授为新聘思政理论课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


16日下午,校长助理黄文华带领由张华、郭莲仙、周郁斌三位同志组成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专项工作小组赴松山湖管委会对接工作。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卢钢总经济师,松山湖管委会科学城管理局局长单炳辉、副局长罗明佳、综合协调科科长王耀彭、创新促进科科长曾鸣出席对接交流会议。


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公布了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广东省共有广东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三所本科院校获此殊荣。


17日,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广东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曾志嵘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四大湾区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竞争力排行榜》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活动“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论坛。这是曾志嵘教授研究团队第二次发布四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排行榜。


19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中医药局、南方日报社、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寻找“广东好医生”活动推选结果公布。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03届临床医学专业校友孙小聪获评为“广东好医生”。


19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高校思政课“抗疫”优秀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浩军副教授负责、黄祖辉教授、曾竞副教授、沈丽平老师参与的《在疫情中增强“四个自信”,疫情公共课+抗疫英雄报告会》案例荣获思政课“抗疫”优秀成果二等奖。


21日,学校召开共青团广东医科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陈婷同志代表共青团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作题为《践行新思想 勇担新使命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工作报告。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武一婷,共青团湛江市委员会副书记陈科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学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谭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副书记,部分兄弟院校团委负责人出席本次大会。丁磊、丁梦扬、邓定宪、刘建强、李月、吴树高、吴笑韬、何文韬、宋敏、张佩雯、张素琼、陆美如、陈芳芳、陈惠英、 陈婷、莫源源、贾征、徐畅、徐铷、郭红禹、黄天佑21名同志当选为新一届团委委员。陈婷、张素琼、吴笑韬、刘建强、陆美如、何文韬、徐畅、吴树高、丁梦扬当选为新一届学校团委常委,陈婷当选为书记,张素琼、吴笑韬、刘建强、陆美如、何文韬当选为副书记。


22日,教务处组织召开2020年度质量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验收评审会,共计24个项目参加评审。华南师范大学李榕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万成松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周昌仕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尹宁伟副教授以及学校姚运红教授担任此次评审会专家。本次评审会坚持质量工程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的标准,严格审议了2020年省级质量工程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3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两帮两促”行动暨“健康直通车”乡村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在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莫村小学举行,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武一婷一行来到活动现场走访调研,并高度评价了学校实践工作,肯定了学校在“两帮两促”行动开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4日上午,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承办的东莞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启动仪式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G4栋一楼举行。学校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林鸿程参加了启动仪式及战略合作协议书签约仪式。广东医科大学作为首批科研仪器设备共享重点管理单位,有超速流式细胞分选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等26台大型仪器作为第一批仪器参与开放共享。


24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学校共有两门课程入选(见下表),这是自学校2003年获得省级精品课程以来,首次获评国家级本科课程,是学校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课程中获得的新突破!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名单

课程名

负责人

获评类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刘新光

线下一流课程

基于智能化多模态的麻醉虚拟仿真技能训练项目

张良清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24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中医药局发布了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广东医生战疫情”系列主题活动推选结果,学校附属医院林柏云的摄影作品《精心呵护》(组图)获“广东医生战疫情”摄影大赛特级优秀作品奖;附属医院拍摄的微电影《天使恋人》获“广东医生战疫情”——第五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一等奖;附属二院拍摄的微视频《逆行者的情怀》获“广东医生战疫情”——第五届“广东医生”微电影大赛三等奖。


25日下午,学校党委2020年下半年第四巡察组巡察实验动物中心情况反馈会在两校区实验动物中心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向献兵,学校副校长丁元林,学校党委第四巡察组组长吴征宇,副组长冯锦山,组员岳如鹏、严颖波、刘韬,以及实验动物中心全体教职工参会。会上吴征宇组长宣读了《学校党委2020年下半年巡察工作第四巡察组关于巡察实验动物中心的反馈意见》。丁元林副校长就如何落实巡察整改工作强调“五个聚焦”、“五个切实”和“五个全面”。向献兵副书记就实验动物中心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


25日下午,2020年学校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马克思主义学院反馈会在两校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卢景辉,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巡察办副主任谭平,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巡察办副主任赖焱烽,学校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巡察办副主任冯明英,第一巡察组组长邓树勇,第一巡察副组长解奎龙,第一巡察组成员刘吏婷、刘翅、王庭乐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人员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黄祖辉主持会议。第一巡察组组长邓树勇代表学校巡视组反馈了巡察情况。


27日下午,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组织科教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网信办等部门来学校东莞校区开展座谈调研,并对学校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学校医管处、学工部、宣传部、后勤处、安保部、门诊部等职能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并分别介绍了防控工作相关情况。会上,双方还就进一步加强校地联防联控,以及协助学校做好校园垃圾清理、为校园配备AED除颤仪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

27日下午,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一届教育学组成立会在东莞厚街召开。新一届教育学组委员由广东省内开办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8所高校的11名教师组成,学校刘新光教授当选为教育学组组长,医学技术学院阮杰副教授当选为组员兼秘书。当天,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血液学组成立,学校医学技术学院林满华主任技师、谢朝阳副教授当选为组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实验室管理学组成立,学校阮杰副教授当选为组员。


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发出通知,聘任7位来自全省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为广东省省情专家库专家。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教授获聘为广东省省情专家库专家,任期2020年11月至2025年11月。


27日-28日,学校举行广东医科大学2020年运动会。27日,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附属医院及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全体运动员和裁判员出席开幕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党委副书记罗辉分别在两校区致开幕词。运动会分为田径和趣味两大赛事,共有27个项目,参赛运动员达1152人。


27日-28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承办,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岭南首届中国抗疫精神论坛”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举办。来自全国教育、医疗、研究机构等百余名代表出席论坛。学校副校长丁元林在开幕式上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祖辉作为论坛的主持人之一,主持了总结阶段的论坛。


27-28日,第四届“光华杯”(南方片区)口腔医学生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在中山大学举办。由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迟宏罡、口腔系魏裕老师带队,学校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医院(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主任李朝晖、主任郑树灿、主任夏长普、主任吕云松等担任指导教师,2016级口腔本科同学(江艺琴、陆晓丹、罗平婵、陈飞宇、杨煜鸿)参加了本次比赛并荣获口腔颌面外科站点及牙周专业站点两个站点的“优秀团队奖”。


27日-29日,第三届南方检验医学学术大会、2020年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第七届粤港澳检验医学学术论坛在东莞市举办。学校副校长、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刘新光教授带队参加了大会。学校参赛师生最终获得优秀论文中文组一等奖2项(金花博士、罗文英博士)、优秀论文中文组二等奖2项(彭健愉、张雪颖)、三等奖1项(车正平)、优秀论文英文组三等奖1项(曾涛博士)以及优秀壁报奖二等奖1项(李妍芸)。


28日上午,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吴祖清一行来校调研。调研过程中,吴祖清走访了共青团组织建设成果展区、学生活动中心、知行青春工作室、急救志愿者培训课堂等。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处调研员马文广、办公室主任科员高钦,湛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敏飞、理论科科长姜建平等同志陪同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向献兵,党委副书记罗辉,党委常委吴征宇及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安全保卫部、后勤保障处、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单位有关同志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罗辉主持。


28日,由高等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由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在广州举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10多所高校近200多位领导、嘉宾和评审专家出席活动。1651项作品参赛,507项作品进入决赛,是历届大赛中参会单位和参赛项目最多的一届。经过两天的角逐,实验设计组评选出一等奖29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88项,优秀奖58项。创新研究组评选出一等奖21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5项,优秀奖44项。广东医科大学首次参赛,取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的好成绩。熊兴东教授被聘请为首届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常委,聘期五年。


28日,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四大项目——顺德儿童呼吸疾病研究所(顺德区儿童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广东医科大学妇幼医学研究与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AHA)培训基地同时揭牌。


28日,由高等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在广州举行。学校基础医学院生物技术系学生首次参赛并获奖。同时,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生物技术系负责人熊兴东教授被聘请为首届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组常委,聘期五年。获奖情况:分子医学组二等奖:周颖欣、廖竹均、陈晓晴;分子医学组三等奖:文瑶琦、马萱苧、许景薇;分子医学组优秀奖:罗思琛、李欣妍、陈锦碧;病原微生物组优秀奖:张少冰、刘景全。


28日-29日,由东莞全国高校羽毛球联盟承办的2020"赖茅杯"中国高校校友羽毛球挑战赛,在东莞市南城凯佳羽毛球馆举行。学校代表团运动员获得甲组团体第四名,个人赛两对男双八强的成绩。比赛领队:梁浩权,教练:陈宏佳,队员:官国东、倪伟鹏、林荣文、李兆俊、陈宏佳、赖晓佳、梁浩权、范尚登、郑博丹、陈健辉、黎东烘、黎美妍、湛韵诗、黄嘉敏、李烨铭。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校长办公室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文明东路2号综合楼4楼;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新城大道1号行政楼5楼
电话:(湛)0759-2388888;(莞)0769-22896111
部门邮箱:xxbgs-bg@gd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