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精准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 号)以及《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粤防疫指明电〔2020〕19 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属地疫情常态化防控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快速响应、精准管控,落实责任、联防联控”的防控原则,将防控工作职责固化到现有的内设组织构架之中,疫情防控与日常工作相融合,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慎终如始、毫不懈怠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更加有力地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加有力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二、健全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
(一)健全及时发现机制。继续严格做好教职员工及学生每日健康监测和风险排查工作,实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落实因病缺勤(课)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课)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做到跟踪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继续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加强预检分诊排查,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
(二)健全快速处置机制。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队伍保持常态化备勤状态。强化门诊部、公共卫生学院等专业力量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机制。健全校地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学校与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医疗机构(定点发热门诊、定点救治医院)、公安部门“点对点”协作机制。
(三)健全精准管控机制。继续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对进入校园的人员严格实行证件查验、体温检测、“粤康码”核验等措施,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必要时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对涉疫场所科学实施人员查码登记、体温检测和终末消毒等措施,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三、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措施
(一)做好重点场所防控。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体温检测、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维护等防控措施前提下,有序开放教室、实验室,开展线下教育教学活动;分阶段开放运动场所,错峰安排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各公共场所开放期间,应优先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通风;需要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引(第二版)》规范使用。
(二)完善重点人员健康管理。对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从境外返回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及校医、食堂员工、保洁、保安、宿管等与学生接触较密切的重点岗位教职员工,要精准摸排和分类管理,建立常态化健康管理台账,按照要求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摸清学校外籍人员底数,坚持一视同仁,无差别做好外籍人员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服务。
四、统筹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
(一)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坚持预防为主,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素养。科学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加强通风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公务车要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如实填报健康信息,主动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隔离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措施。
(二)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相结合,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定期开展卫生死角清理,营造干净、卫生、整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防止传染病滋生蔓延。落实公共场所、公共设施、楼道电梯和密闭、半密闭场所等的日常清洁、通风消毒措施。
(三)加强校园安全监管。聚焦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控、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学校安全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深入细致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要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体系,建立风险管控和预警制度、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制度。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和有效帮扶,摸排并精准制定柔性干预措施,防范学生心理极端事件发生。
(四)加强防控物资储备。建立防控物资需求定期报送制度以及物资紧缺异常情况即报制度,保障持续供应的口罩、测温设备、消毒剂、免洗手消毒液等防控物资,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集中隔离观察点的管理,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必需的防控物资。
(五)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上级文件新要求,动态修订完善应急处置方案,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疫情能够立即启动预案并实行精准管控,最大限度降低扩散风险。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在严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能快速甄别、科学有效处置常见发热病和急性传染病。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压实防控责任。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定好防控措施并落实到位。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好统筹协调、研判疫情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提供技术支持等职责。建立校领导包学院、学院领导包教研室、年级,辅导员包班级、宿舍的“三包”制度,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员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严格防控纪律要求,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
(二)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组织讲好“抗疫故事”,树立先进典型,凝聚精神力量,营造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完善疫情防控舆情管控机制,加强舆情研判和引导,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三)加强督促检查。学校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落实常态化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防控工作落实不力、管控失职失责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敷衍塞责、消极应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严明的纪律巩固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成果,有力保障教育教学秩序全面开展。